>>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8 -> 六十年@宁夏朋友圈 -> 第五期 -> 影像
秦伟春:见证罗山从荒凉贫瘠到林草丰茂的蜕变
2018-12-29 18:43:44   来源:宁夏新闻网

  讲述人:秦伟春

   

  

外志07.jpg

秦伟春

  人物简介秦伟春,1978年12月生,宁夏海原县人,林业高级工程师。2005年3月至今在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先后担任科研科副科长、科长,林政资源保护科科长等职。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技术骨干,十多年来,他的双脚几乎踏遍了保护区的一沟一壑、一石一峰,对保护区的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植被分布、林种结构情况等都了然于胸,先后参编完成保护区综合性科学考察系列图书5册,被同志们誉为保护区的“活字典”和“活地图”。
  初到罗山的压力和挑战
  2005年,我怀着对绿色事业的向往,通过参加统一招考成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因为当时单位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因此,领导对我这个新同志期望很高,特意把我安排到科研科,主要负责自然保护区的监测调查工作。

外志04.jpg

秦伟春在罗山采集植物标本

外志06.jpg

秦伟春在罗山采集植物标本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三大”天然次生林区之一,生态环境条件具有典型的过渡性、稀有性和脆弱性,保护区四周被荒漠土地包围,具有“瀚海明珠、荒漠翡翠”之美誉。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罗山保护区时,呈现在眼前的是绵延不断的土黄色,从外围向山上望去,到处是光秃秃的一片。当时心里就犯嘀咕:山上什么都没有,还需要保护吗?但当我爬上罗山,走近山里的一片林区子时,映入眼帘的一片绿色还是让我激动不已。

  从事监测调查工作比较辛苦,也很枯燥,一年当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上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动物监测,每天晚上回来还要做数据整理。说实话,虽然是林业科班出身,但那时候缺乏工作经验,再加上大学里学的都是一些大的分类,具体到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有相当一部分都不认识。工作中,经常还要加班加点做一些项目报告,业务上比较吃力,心里也打过退堂鼓。特别是长年在大山里工作生活,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了解较少,每次去银川和同学聚会时感觉都没有共同语言,尤其是了解到同学们大都在首府城市工作,有着较高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时,内心也曾有过一丝失落和自卑。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干好它。
  起早贪黑只为摸清罗山“家底”
  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干到今天,还要感谢业内专家、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支持。记得刚上班那会儿,罗山的原始资料非常匮乏,尤其是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前的资料都只停留在一些单调的数字上,具体的动植物标本和资源分布情况均无记录。对于一个保护区来讲,不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少,保护也就无从谈起。

外志01.jpg

秦伟春在整理监测数据

外志12.jpg

秦伟春与专家、同事一起在罗山采集植物标本

  参加工作不久,我们就接到了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任务,这样的调查每十年才开展一次,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通常在山上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天早晨六七点就背着干粮和水去调查,翻山越岭、起早贪黑,每天至少要走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
  记得有一天我们在搞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时,由于雾天能见度太低,我们调查组成员居然在熟悉的罗山迷了路,只能使用手中的GPS采点,才找到了露宿地。还有一次在搞昆虫调查时,因为早上出发早,当我们从2000米海拔线走到2600米海拔线的时候,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又累又饿的我就想打退堂鼓,和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鼓励大家坚持就是胜利,还从兜里拿出几块糖分给大家吃。在他的鼓励下,我们又坚持走了近10公里路,直到完成任务才返回。
  每次上山,我们都会提前做好分工和任务安排,记得有一年搞植被多样性调查,那一天也是当年调查的最后一天,由于样地所处位置比较远,心里只想着要把调查数据全部搞到手,结果延误了下山时间,因为天色已晚,在返回的路上,车子差点掉到了沟里,至今想起来都有些后怕。

外志03.jpg

秦伟春向记者介绍他们安装的测量云杉林对降水再分配的简易装置

  曾经有人说罗山的野生动物是“一头野猪,两头鹅喉羚”,以此形容罗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保护区启动了野生动物调查,我有幸参与其中。调查期间,一位保护区的老职工痛心地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保护区的猞猁、狼等大型兽类相继绝迹,最后一头野猪也被不法分子猎杀。在两年多的野生动物调查中,我们翻越保护区的每一条山岭沟道,天天期待着与不同野生动物偶遇,即便是大雪天气也不歇息,因为这个时候更容易从雪地上发现动物的踪迹。这期间,我用手中的相机采集了大量野生鸟类活动的照片,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兽类的警惕性和活动规律的限制,没有采集到兽类的影像。但借助红外相机,我们于2012年首次获得了野猪在保护区活动的影像。2017年我们又利用林区放置的红外相机,捕捉到了“豹猫偷袭东方角鸮卵”的珍贵画面。可以说,每一次发现都让我们对对野生动物保护充满信心。

外志02.jpg

秦伟春参编完成的保护区综合性科学考察系列图书

  这些年,我们通过建立系统的生态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各类专项调查、积极对外合作交流等措施,逐渐摸清了罗山的“家底”。通过对各类科研数据的提炼,我们相继出版了《宁夏罗山维管植物》《宁夏罗山野生动物》《宁夏罗山野生动植物图谱》《宁夏罗山昆虫》等综合考察系列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宁夏罗山植物、昆虫及植被恢复研究》分别获得宁夏科技进步三等奖、梁希科学技术三等奖,填补了保护区科技成果方面的空白。

  从“锅盖头”到“长发披肩” ,罗山越变越美丽
  摸清了罗山的“家底”,针对罗山的一系列保护工程相继启动。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保护区建设一、二期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保护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护体系,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林分质量逐步改善,野生动物种群稳步增加,林草综合盖度由建设之初的30%左右增加到目前的70%以上,森林覆盖率由建设之初的9.61%提高到现在的18.13%。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近十年来罗山保护区各沟道已不见洪水出沟的现象,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下降。罗山的天然灌木出沟道、爬山坡的速度越来越快。罗山的林线从原来的海拔2000多米下降到1800米左右,从荒漠草原、干草原、零星灌木、灌丛到乔木林的正向植被演替已初步形成。以沙尘暴为代表的风沙危害明显减少,地表水源涵养明显增加,区域小气候得到了初步改善,整体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越来越好,物种的丰富度进一步提升。

外志10.jpg

罗山新貌。秦伟春 供图

外志11.jpg

罗山新貌。秦伟春 供图

  最近监测结果显示,罗山保护区高等植物由275种增加到418种,野生动物数量由114种增加到221种。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开始频现保护区,鹅喉羚、野猪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也在这里定居,豹猫、赤狐、蒙古兔等数量明显增长。尤其是“宁夏斑翅锋虻”“端尖斑翅锋虻”两种昆虫的发现,使罗山保护区首次进入世界模式标本产地行列。值得自豪的是,逐年增加的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有效地遏制了毛乌素沙地进一步南移,阻止了区域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当地工农业生产撑起了一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伞”。
  记得有一位长年关注罗山生态的记者曾这样描述罗山的变化:“以前的罗山植被稀疏,就像头顶上长了几撮头发的‘锅盖头’,如今树繁草茂,俨然是一位长发披肩的美少女。”作为林业人,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

外志08.jpg

罗山新貌

外志09.jpg

  尽管罗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保护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在全区人民热情欢度自治区60大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欣然为宁夏题词“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这既是对宁夏各族人民的诚挚问候,也是对我们林业人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团结奋进的不懈动力,切实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对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定位要求,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不断提高森林和植被覆盖率,构建防风防沙生态屏障,同时要把罗山保护区的治理样本复制到周边地区,“拷贝”出更多的“罗山”,带动中部干旱带荒漠生态系统建设,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 徐静/采访整理  杨洲/图  马建宁/视频)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宁)002号 公安网监备案编号: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宁ICP备050066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